基本情況 鄲城縣位于河南省東部,東鄰安徽省。相傳春秋時道家創始人老子在此將“丹”煉成,故稱“丹成”,后諧稱鄲城。西周屬厲、陳,戰國屬楚,秦屬陳郡苦縣、項縣。西漢置寧平、宜祿二縣(今鄲城縣寧平鎮、宜路鎮)。隋開皇六年(586年)置鄲縣(治今縣城),唐初廢,后稱鄲城集或鄲城鎮。1951年5月析鹿邑、淮陽、沈丘三縣部分區、鄉設立河南省鄲城辦事處(縣級),1952年8月政務院正式批準成立鄲城縣,面積1490平方千米。現有人口137.23萬,轄8鎮11鄉3個街道,478個行政村、46個社區。
地形氣候 地處黃淮沖積平原,地勢平坦,海拔35.6米~43.8米,由西北向東稍傾斜。境內有大小河流60余條,較大的河流17條,其中黑河境內長45千米,新蔡河境內長35千米,清水河境內長30千米。以洺河、勞武河、五里河、楊白溝、調水渠組成的洺河生態水系全長72.7千米。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溫14.6℃,1月均溫-0.2℃,7月均溫28.2℃,年降水量738.6毫米,無霜期223天。
農業生產現有耕地面積10.91萬公頃,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大豆、紅薯為主,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超級產糧大縣;經濟作物以花生、辣椒、冬瓜、藥材、蔬菜為主,種植面積50多萬畝,形成南部黑皮冬瓜、北部三櫻椒、東部中藥材、西部花生4大規模種植格局。家畜、家禽主要有豬、牛、羊、雞、鴨、鵝等,是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土特產品有天豫粉條、張集熏雞、寧平麻花、唐橋鴨蛋、刁樓麻糖、吳臺蓮藕等。尤其是堅持以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建設為抓手,推動小麥全產業鏈發展,著力打造“中原糧倉”。
工業發展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0家,全國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2家,省創新型龍頭企業1家,省創新型試點企業4家,省節能減排示范企業5家,上市企業1家。依托河南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規劃建設生物醫藥園、食品加工園、傘業產業園、返鄉創業園、靜脈產業園、物流產業園“六大園區”,發展壯大了食品醫藥主導產業和制衣制傘特色產業,培育了金丹科技、天邦食品、甜蜜蜜糖業等食品精深加工企業,百年康鑫、巨鑫藥業、神農制藥等醫藥高新技術企業,旭升帽業、凌微制衣等制衣制傘骨干企業,打造了“金丹”“天豫”和“百年康鑫”3件中國馳名商標,“廣利發”“豫鄲”等9件河南省著名商標。
服務業發展縣域傳統服務業和新興服務業競相發展,城區有四星級酒店中州國際溫泉酒店、漢庭、維也納等國內知名連鎖酒店。按照“立足豫東、服務全縣、輻射周邊”的總體思路,規劃建設占地1.75平方公里的商務中心區,浙江萬洋、江蘇方遠、紅星美凱龍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相繼入駐,電子商務、健康養老、休閑娛樂等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不斷發展。縣電子商務產業園建成投用,打造了“老家丹成”公共電商品牌,2020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5.0億元,網絡零售額2.6億元。商務中心區被評為全省“十快”“十先”和河南省“三星級”商務中心區。
區位交通素有“兩省三縣通衢”之稱,境內高等級公路四通八達,G344橫貫東西,G220縱貫南北,S211、S214、S324交匯于此,距河南省唯一常年通江達海的港口——周口港30分鐘車程,距正在建設的周口機場和途經鄲城南部的鄭合高鐵僅15分鐘車程,距新鄭國際機場2小時車程。
城鄉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完備、環境優美,先后新建改造了智圣大道、丹成大道、迎賓大道、新華路、人民路、支農路、交通路、育新路、府東路等20多條市政道路,城市路網體系不斷完善,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展。街頭游園、垃圾中轉站、公廁、停車場等服務設施逐步完善,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和洺河生態水系建設全面完成,藍天、碧水、綠地相互輝映的美麗畫卷充分展現,縣城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9.4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0.34平方米,先后被評為全國綠化模范縣、國家衛生縣城、省級文明縣城、省級園林縣城。城市品牌效應,吸引了建業、萬達、廣商等一批知名地產入駐,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味。農村基礎設施完善,實現了村村通動力電、通硬化路、通寬帶、通安全飲水。堅持“掃干凈、擺整齊、坑塘清”九字標準,以“三清一改”村莊清潔行動為重點,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立“政府監管、社會保潔、群眾參與”長效機制,村容村貌持續改善,鄉村腹地成為群眾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科技資源建有3個院士工作站、2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個國家級重點監測實驗室、18個省級以上研發平臺,以及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農村創新創業園和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孵化實訓基地,先后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家,縣域內企業先后榮獲國家、省市科技進步獎56項,累計獲得授權專利2490件。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被評定為河南省專利導航產業發展實驗區和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
教育事業規劃并建設了占地1000多畝的教育園區,鄲城第一高級中學、鄲城一中、第二實驗中學、第二實驗小學、第二實驗幼兒園、特殊教育學校、新潮職專、欽峰職專、教育社區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促進了各級各類教育均衡協調發展。2017年順利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驗收。2020年中高招成績再創佳績,32名考生被清華、北大錄取,近9年共有292名考生被“兩校”錄取,高招各批次上線人數實現“十四連增”,本科上線首次突破萬人大關,一本上線人數全省縣級第一,中招成績實現周口“十二連冠”,創造了全省有名氣、全國有影響的鄲城教育經驗和鄲城一高名校,成為展示智慧鄲城的靚麗名片。
醫共體建設2019年被確定為全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醫共體建設經驗通過全省新聞發布會向全國推廣,被國務院表彰為公立醫院改革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單位,第五屆醫共體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峰會在鄲城召開。
歷史文化1938年12月,新四軍將領彭雪楓和張震、肖望東率領新四軍游擊支隊在白馬驛(今鄲城縣白馬鎮)駐扎整訓。1949年2月1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八軍在吳臺廟(今鄲城縣吳臺鎮)召開大會,宣布正式成立。鄲城是中國書法之鄉、中華詩詞名縣,現有各級書畫會員3000多人、各級詩詞會員458人。鄲城墜劇、鄲城大鼓、張振福泥塑被列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人有智圣鬼谷子王禪、中國女排隊長朱婷、世界名模馬艷麗等。旅游景點有國家3A級景區洺河生態旅游區、國家2A級景區中原民俗園和幸福梅園景區。
名勝古跡主要有段寨遺址、堌堆寨遺址、汲冢遺址、寧平公主墓、竹愷店古墓群、王子升仙臺等。